教育部指出,全面推行綜合素質評價,不僅是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內容,也是人才選拔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。雙流中學一直積極探索,深入研究,“化評價為學習,以評價促發展”,為學生搭建起一個發現自我、展示自我的平臺,創造性地構建了以學生主體性發展為核心的“綜評·引領”課程體系,厚植學生家國情懷,引導學生賡續紅色基因,爭做時代新人。
2021年11月月11日18點,雙流中學初中部“綜評引領,發現自我,成就團隊”演講比賽于叢桂廳舉行,初中部13個班的班主任擔任了本次比賽的評委,雙流中學德育安全處副主任郝碧婭,雙流中學初二年級組長林俊言、初一年級組長胡劍出席了本次比賽。
13位比賽選手通過抽簽排號確定出場順序,展開自己的演講。
7·8班的馬煜劼同學從個體與集體的角度出發,講述“到校園的青春”。
7·5班的張譯夫以增廣見聞為主題,闡發綜評引領帶來的收獲。
8·1班的張魏同學著眼科學技術,以5G為切入點,談科技之利于社會發展,之利于青年未來,最后落腳于科技強國,抒發強國有我的壯志。
7·9班的趙姝媛同學講追夢少年,以袁晚舟勉勵大家追夢途中打好基礎,以袁隆平為榜樣,激勵同學們心中有他人,追夢途中堅守初心。
8·3班的陶旸坤同學以李子柒躬耕的田園文化執筆,結合如今中國冥幣在國外被收追捧的現象,論中華的文化輸出,植根中華文化自信。
7·7班的吳邊嘉穎同學以醫護人員為代表,從明星、運動員,講到身邊的同學、朋友,探討偶像的引領作用。
7·2班的熊思雨同學,向觀眾們沉痛宣告每天野生動物的消亡數量,發出倡議:保護野生動物,人人有責!
7·3班的葉菲絮同學從中國“最強“商人出發,談到自己眼中的溫州,談到溫州的風俗人情。
8·2班的李坤陽同學帶領大家回溯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征程,看中國共產黨如何從小小紅船變為巍巍巨輪,并發出號召:讓我們從父輩們手中接過時代的接力棒,接過復興中國的偉任,一起去建設這盛世中華!
7·10班的易詩淇同學回顧南京大屠殺的沉痛歷史,講述設立國家公祭日的意義,呼告同學:銘記歷史,學習強國!
7·4班的楊思穎同學關注新疆長絨棉的情況,聚焦中國的國際發展環境。
7·6班的包欣悅同學從電影《叱咤之魔童降世》出發,探究電影中的人文關懷。
7·1班的劉奕歡同學則體察實際生活,從我們自身出發,從疫情發生后我們采取的種種舉措出發,講述中華兒女萬眾一心,共抗疫情的豪情。
評委老師們綜合每位同學的演講內容、演講情緒和演講儀態,選出了三個特等獎,四個一等獎,6個二等獎,他們分別是:
十三位同學,風格各異、主題各異,但是綜評引領時的沉穩、銳利,都讓我們看到了綜評引領對同學們成長的助力。雙流中學作為成都市綜合素質評價改革試點學校,制定了規范系統的制度,一直堅持“綜評”工作的推進,收獲了來自同學、老師及家長的高度評價和認可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雙流中學將進一步創新思路、拓展方法,將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。